在新世纪、新阶段,发挥科学无神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作用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一方面,发挥科学无神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有利于拓展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的研究领域,深化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和认识;另一方商,把作为马克思主义原生态理论的科学无神论思想同我国当前的实践相结合,有利于解决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实际问题,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总的来说,科学无神论对于批判当代中国非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各种邪教迷信及反动学说,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科学无神论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提供哲学指导
科学无神论是马克思主义原生态的理论,属于世界观的范畴;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过程中的衍生态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了对人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具体要求。科学无神论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提供哲学指导。
1. 科学无神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整个思想体系是以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为前提,难物主义世界观则又是建立在科学无神论思想基础之上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有神论的批判是毫不留情的。马克思曾指出:“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像它是没有精神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① 列宁则进一步指出:“我们应当同宗教斗争。这是整个唯物主义的起码原则,因而也是马克思主义的起码原贝。”② 坚持马克思主义,最起码得坚持无神论。“马克思主义是精神文明中的最高形式,对于这样的表述,虽然没有先例,但是应无异议。而无神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基本内涵和起点。”③
2. 科学无神论的归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最高目标
宗教有神论为人们描绘了一个虚幻的来世的天堂,但这是不能实现的;科学无神论在此岸世界为人们画出一幅现世的天堂,那就是可以通过人们自身的努力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科学无神论指明,为求得现世的幸福,为解除现实的苦难,必须通过奋斗,而共产主义就是人类奋斗的目标,也是科学无神论的归宿。因此,“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必然导致共产主义理想”④。共产党的最高理想是共产主义,而现阶段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共同理想是最高理想在现阶段的要求和体现。
3. 科学无神论体现的科学理性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一致
科学无神论提倡科学精神,反对有神论以及各种宗教迷信、邪教的歪理邪说,帮助人们摆脱各种有神论思想的束缚,回归到人性本身;它坚持人本理念,尊重科学知识和人的主体创新能力;它指导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人们不寄希望于虚幻的幸福,认识到必须通过自身的努力才能真正获得幸福。、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从根本上说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也是一种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理性精神,与科学无神论的精神一致。
4. 科学无神论在哲学本质上指导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形成和作用的发挥
从一定意义上来看,马克思的科学无神论是从费尔巴哈的“宗教的本质不过是人的本质的异化”开始的。与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宗教观不同,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是把对人的理解与他们的活动和物质生活条件密切地联系了起来。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是社会中的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他们“不是处在某种幻想中的、与世隔绝的、离群索居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一定条件下”⑤ 生活的群体动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如何去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就会形成规范和调整人们行为的一些基本准则,最主要的就是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关于道德规范的基本观点就是道德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道德观的集中体现。
二、科学无神论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提供思想保证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各种宗教迷信思想及其活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消解作用不容忽视。这些现象的出现,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严重侵蚀着社会公众的思想和行为,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消蚀了正面社会道德,危及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倡导的主流价值严重对立,必须引起足够警惕。批判和揭示封建迷信、宗教鬼神等各种有神论的虚假本质,也是科学无神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科学无神论揭开了各种宗教迷信的神秘面纱,向世人展示各种宗教迷信的虚伪性和荒谬性,为人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提供了思想保证。
1. 科学无神论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提供思想来源上的重要保证
科学无神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这一作用,源自科学无神论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的特殊性。与其他理论不同,有神论的研究对象仅仅是一种观念,这种观念的核心是个不存在的对象,或者说,是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虚幻反映。科学无神论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认识来解释这个对象的虚幻不实,以便人类把自己的行为立足于现实可靠的基础之上。但由于有神论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和广泛的知识领域,因此,科学无神论也必然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一般哲学中吸取自己所需要的思想营养,因此,科学无神论思想就不能只局限于人类知识的某一方面,而是要涉及人类知识的各个方面。也就是说,有神论把自己的根系或枝条延伸到哪里,无神论也就必须把自己的研究和批判延伸到哪里。但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它的核心目标。这个核心目标就是解释神的不存在。围绕着这个核心目标,科学无神论的内容就可涉及无限广泛的思想领域,构成无限庞大的思想体系。任何一种理论,要想得到大众的信服,离不开科学的有力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想起到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作用,同样离不开科学的支持和保障。此外,任何一种理论思想,要想获得坚实的群众基础,就必须融合到该社会特定的历史人文环境当中。宗教等各种有神论往往会通过对人文历史背景的歪曲的反映,以确证其存在的合理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社会主流价值体系,其要想得到最大多数的认同,就必须以社会生活,特别是文化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自己立足的基础。由此可见,科学无神论以其庞大的思想体系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提供了丰富的知识背景,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思想来源。
2. 科学无神论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思想内容上的重要保证
科学无神论的这一作用体现在:其二,为马克患主义提供思想基础保证。先有科学无神论才有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背离了科学无神论,也就谈不上坚持马克思主义了。“马克思主义与科学无神论的关系,类似于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的关系。只有具备初等数学的扎实功底,才能学好高等数学。”⑥ 只有具备坚定的科学无神论的世界观,才能做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其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提供思想动力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通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科学无神论把人类从自己制造的虚幻神灵的束缚下解放了出来,解放了人的自我意识,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自己的创造能力,促进了科技的发展,培养了人们健康的思想素质,为共同理想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动力。其三,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提供思想氛围的保证。科学无神论是人类思想史上从未有过的创新,是抵制宗教迷信、邪教、伪科学等的滋生和蔓延,是清除其滋生的土壤和条件的有力武器,为提高全民的思想素质、培养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思想氛围。其四,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提供思想方法上的保证。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是“八荣八耻”的一个重要方面。毛泽东说:“要老百姓不敬神,就要有科学的发展与普及。科学不发展、不普及,敬神在他们是完全需要的。如果多有几个阿洛夫(当时在延安中央医院工作的苏联外科医生)这样的人物,当然就没有人再敬送子观音了。有了科学知识,迷信自然就可以打破,没有这一着,他还是要迷信的。”⑦ 要人们反对愚昧迷信,尊重科学知识、倡导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离不开科学无神论从思想方法上提供的保证。
三、科学无神论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提供文化动力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⑧。这里的“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可以理解为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它应包括理想信念、民族精神、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各个方面。加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精神素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本质要求,而科学无神论则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提供文化动力。
1. 科学无神论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健康的文化环境
从宗教与文化的关系来看,科学无神论打破了宗教对文化发展的桎梏。宗教在历史上也曾是人类文化的一种手段,但它是一种低等的文化。宗教和文化在本质上是相互冲突的,宗教本身包含着反文化的因素。宗教代表着愚昧和野蛮。“它力图使人类的进步凝固在一个固定的点上,阻碍人类继续进步,使已取得的进步转化为退步。……每一革新、每一改变旧的传统,每一进步,宗教总是反视而对。但文化的成长必然会突破宗教的桎梏。⑨ 同时,从封建迷信和文化的关系来看,科学无神论剔除了文化中的封建迷信因素。封建迷信是以落后的、腐朽的封建文化为基础。这种文化奴役了人们的思想,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它们是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因此,我们在继承传统文化的时候,应该注意将其与文化的精华部分区分开来,汲取精华,剔除糟粕。而科学无神论则是帮助我们区分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的有力工具,它一方面奠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统文化基础,另一方面有助于我们从健康文化的层面上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 科学无神论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吸引力
科学无神论作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基础,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无神论发展的最高形态,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必将与中国传统文化及现代文化发生着某种联系,并以此作为自己存在和发挥作用的前提。文化因素是任何思想观念在社会中生根发芽的前提条件。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科学无神论在中国的发展与传播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科学无神论是集古今文化与中西文化为一体的人类文化的结晶,凝聚了各种不同文化的精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从文化层面来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古今文化与中西文化相结合的声物。文化上的同源性,使得人们能够在科学无神论的引导下,从文化的角度去认识和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这样不仅增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魅力,更重要的是增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身的吸引力。
四、科学无神论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提供理论武器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十分重视理论武装群众的工作,认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⑩ 这里揭示了理论转变为物质力量的关键——掌握群众,即理论的大众化。众所周知,任何理论,其最高价值在于“掌握群众”,成为群众改造自然、人类社会的有力理论指南。作为马克思主义衍生态理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本身是一种价值观念,只有被人民群众所认同、接受,化为人民群众精神、道德生活的自觉要求,才能充分发挥其引导和规范作用,才能真正承担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征程中全社会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以及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精神支撑的重任。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原生态的科学无神论,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打碎精神枷锁的锐利思想武器,也成为人们改造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有力思想武器,它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的大众化。
1. 科学无神论奠定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群众基础
科学无神论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宗教问题观点理论的研究,进一步丰富、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在宗教问题上的理论认识。这不仅为党和国家更好地处理民族宗教问题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为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信仰宗教群众,进一步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奠定了基础。
2. 科学无神论激发人们实现共同理想的主体性
科学无神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现提供了思想前提条件,它既明确告知广大民众,除了宗教、邪教、迷信之外,人们还可以有更加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支柱,那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也同时明确告知人们,世界上没有救世主,幸福不是神所赐,而只能是在人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通过自己自的不懈努力才能获得,这就激励了人们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的主体性。
3. 科学无神论增强人们发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主动性
科学无神论引导着具有不同宗教信仰的全国各族人民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指引下,为祖国的繁荣稳定做出自己的贡献,进而维护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同时,科学无神论通过发挥唤起人类对自身本质的认识的功能,使人摆脱自然的奴役,大大增强了人的主动性,从而为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注入了新的活力。
4. 科学无神论推动人们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知和践行
科学无神论及其相关理论深化了人们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解,促进了社会丰义荣辱观的贯彻落实。科学无神论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出的崇尚科学、反对愚昧等思想观点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为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反对封建迷信、邪教等不良思想的侵袭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武器。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就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内化为人们的精神文化自觉,而科学无神论则为这种内化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武器,进而推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
五、科学无神论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目标的实现提供路径选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目标,简而言之,就是要形成人民群众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目标,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社会主义的和谐,既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也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科学无神论倡导科学而非迷信、倡导理性而非盲目、倡导民主而非神主,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目标的实现提供路径选择。
1. 科学无神论教育人们通过自身努力实现其奋斗目标,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目标的实现提供正确的实践路径
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有机统一的活动。人可以按照自己的价值预期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使其活动结果满足其自身的需要。同时,人类所进行的实践活动必须符合一定的客观规律,即合规律性。这种合规律性更突出地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在原始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的低下,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更多地表现为无能为力。这种无能为力进一步发展成人对大自然的恐惧以及对自然现象的愚昧无知,并甘愿受其奴役,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非但不从科学的角度去理解,反而是在超越性的力量上诠释自己周围的自然以及自身的自然,造成了宗教等有神论的泛滥。宗教等有神论用对彼岸的世界的幻想,代替了此岸世界的努力,将人的未来推向了不切实际的想象之中。而无神论特别是科学无神论认为,人是具有主体性的个体,人能够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去认识和改造自然界,将自发的客观世界变成自觉的人类世界。人类自身的理性精神正是觉醒于这种对自然界的新的态度和诠释方式的转变之中。随着人类理性精神的觉醒,人类探索自然的范围不断扩大,人们不再关注非现世的事物,而是选择尽力改善自己的命运。科学无神论明确地告诉人们,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宗教等有神论所宣扬的来世幸福、超自然力量等理论是没有科学依据的,而且是荒谬的、虚假的。现世的人只有从现世出发,通过实践活动,去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提高生活质量,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自身的发展与自然界的发展实现了统一,进而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目标的实现。
2. 科学无神论的教育与宣传有利于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和谐的社会环境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和谐取决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没有人际关系的融洽与和谐,就不会有社会的和谐。人际关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最根本的是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中国人际关系和谐的基本特征是公平互利、诚信友爱、团结互助、宽容尊重、充满活力而又安定有序。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同时,人际关系和谐也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影响人际关系和谐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既包括经济、政治因素,也包括文化、道德因素。而在文化、道德因素中,宗教等有神论因素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主要障碍之一。从宗教层面来看。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有宗教活动场所共约13万处,比1997年《宗教白皮书》发表时增长约5万所;宗教教职人员约36万人,比1997年增长约6万人,宗教团体近5500个,宗教院校110余所。有鉴与此。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时期的宗教具有长期性、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复杂性等特点{11}。从以上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宗教问题正逐渐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宗教与民族的因素在当代国际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变得日益重要。这两大因素的重叠交叉或者相互利用,促使当代社会的冲突表现得更加的扑朔迷离”。{12} 可见,坚持科学无神论,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宗教观,有助于执政党制定和执行对待宗教问题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以及通过加强科学无神论的宣传教育使人们拥有一个对待宗教的正确态度。同时,科学无神论将宗教信仰与邪教、迷信严格区分开来,肯定了宗教所具有的积极的社会作用,引导人们用理性的眼光去看待和认识宗教与其他有神论,保护了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的利益,增进了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的互相了解和信任,加深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和了解,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目标提供和谐的社会环境。
*本文为200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科学无神论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研究”(编号:09BZX073)
参考文献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
② 列宁全集(第17卷),人民出版社第2版,第391页。
③ 涂建华著:科学无神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中的地位和作用,无神论讲坛,2009年第4期,第36页
④ 李士菊著: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的当代阐释,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01页,第194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0页。
⑥ 中国无神论学会:当代无神论教程,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版,第12页。
⑦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11页。
⑧ 胡锦涛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⑨ 许俊达著:费尔巴哈的宗教辨析,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05年第5期,第10页。
⑩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11} 李向平著:中国当代宗教的社会学诠释,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64页。
作者简介:刘嫣,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博士生,三江学院商学院讲师
刘爱莲,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本文责编:辛仆
(《科学与无神论》2014年2月)